(四)关于农民市民化后如何解决“人地钱”的问题。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到城市落户,加快农民市民化。实际上,我国农村户口人员有7.97亿人,其中已有近三亿人来城市打工,成为保障城市建设和运行的骨干力量,但是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怎么办呢,中央提出要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让广大农民举家进城安居乐业。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农民群体是很穷的一个群体。他们拥有的财产主要是承包地和农村住房,现有政策是不允许流通上市买卖的。如果农民进城市民化没有钱,到城市来就是游民,将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问题。如何办呢,其实就应当采取改革措施,将农民的财产权变现。这里,提两条建议:一是国家对农民的住房按商品房对待,允许上市流通买卖;二是国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土地并购专项债,各级政府利用政府平台公司专项用于并购农民土地,这个过程要遵循农民自愿原则和以不低于国家保护价格收购的原则。各级政府平台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与民营企业、农业种植养殖大户乃至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组建农业开发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化。我觉得这是当前打造人民城市的一项关键政策,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五)关于对新业态新模式平台企业过度执法的问题。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工商局执法人员大言不惭地说,他没有能力搞好一个企业,但要弄死一个企业很容易。很遗憾的是,这个人说的话是真的。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新型平台经济模式不断被市场执法部门胡乱执法的情况。大家知道,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这是一个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新质生产力、不断颠覆传统生产模式的过程。但是,我们的一些监管执法部门,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业态、新模式不熟悉,对新型商贸业态新模式,习惯于传统的行业管理办法,动不动就以传销、乱集资等方式进行打压,不重视过程管理,动不动就抓人、就关闭平台、就关停企业,不关心老百姓死活和社会稳定,往往一个派出所民警、一个工商局人员就可随便叫停涉及几百万老百姓、处于正常运行的数字网络平台。这类粗暴式执法行为,已经对数字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伤害,如果不迅速纠正,有可能断送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纠正。为此有两点建议:一是加快研究制定数字网络平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对不适应数字网络平台推广应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该终止的就终止,该修改完善的就修改完善,尽快形成鼓励数字网络平台推广应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鼓励数字网络平台尽快迭代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政府有关部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行政执法,善待数字经济时代的大众创新,对新业态新模式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容错,特别要强化过程管理,切不可一棒子打死,更不能以罚代法、违规执法,以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三是建议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高度关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数字经济的违法违规执法行为有一个查一个,一定要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我就谈这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